順逆纏絲,非圓即弧
陳鑫有道:“太極拳,纏法也。”。纏絲勁,正是太極拳的精華。陳式太極拳,不論大小、快慢動作,都要求做到非圓即弧,觸處成圓,順逆纏絲勁貫徹于各種剛柔、快慢、開合、升沈動作之中,體現于身體各個部位之上,這是陳照奎老師在拳論上的重要發展。何謂順纏?何謂逆纏?有些人寫了許多文章,畫了許多圖,仍表達不清楚。陳老師解說時,卻很簡易。他以右手拿握你的右手,他的手掌以小指領勁,向掌心一方旋轉,大指合住勁,進行旋擰,即爲順纏;相反,大指領勁,小指合,向小指一方旋擰,即爲逆纏。你方,前者爲逆,後者爲順,相反相同。一握手之間,順逆纏完全說清了。腿的順逆纏絲勁與上述旋轉方向相同。他還講:“開,在螺旋中開,而不是掰開;合,在螺旋中合”。“剛和快不能丟了螺旋勁”。非凡是二路(炮錘)動作快,躥蹦跳躍動作多,但快也不能失去螺旋勁。打起拳來,如同旋風、漩渦、飛輪、滾動在地上的球體。而且周身各個部位節節貫串,如同若幹滾珠,出勁如同飛旋前進的子彈。陳老師講“連珠炮”一式時,以木工用的木鑽作比喻,形象地說明了這種既快又螺旋的進擊的力量。慢動作也是走螺旋形式。如“懶紮衣”及“單鞭”最後兩個動作,都是緩慢地螺旋下沈。總之,不論推手打拳都要做到“觸處成圓”。另外,這種螺旋形式的太極勁要以腰爲軸心(圓心)。陳老師強調打拳上身中正,保持圓心穩定。不論是四肢的順逆纏絲,還是動作的大開大合,都要立身中正,圓心不能輕易移動,切忌身軀左右搖擺、前俯後仰。合則以螺旋爲形式,發揮其胸腰的向心力,氣聚丹田;開則以螺旋爲形式,發揮其丹田的離心力,氣貫四梢。陳老師又把人的腰和丹田部位比作輪子的主軸,只有保持軸心(圓心)的中正,旋轉的輪子才能有力。軸心(圓心)擺動,身體左歪右斜,必定降低軸心向心和離心的螺旋力量,人體易失平衡,不論對健身或技擊都不利。
|
|